近日,新華社發表視頻,批評某些地方以及一些基層領導幹部患上了“輿情過敏症”:將網上合理訴求視作“麻煩”,把正常的問題反映放大為“風險”,動輒採取“捂蓋子”“滅火”等方式來應對,而非直面問題、解決矛盾。這種“把民情都當作輿情”的認知錯位值得警惕。
評論強調,如今,網絡已成為表達民意、反映社情的重要渠道。“捂蓋子”的邏輯是“看不見、聽不到就等於沒問題”,將應對輿情簡單理解為“消除聲音”,卻忽視了最終目的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輿情”。
將民生訴求當“輿情洪水”既是認知上的“官僚主義”,也是治理中的“本領恐慌”。群眾在網絡反映的也許只是“過日子的難處”,個別幹部“官本位”思想作祟,把群眾合理訴求甚至“抱怨”都視為對自身工作的“揭醜”和“挑錯”,只想著捂與瞞,認為“沒事就是本事”。
現實中,一些幹部,總以弘揚“正能量”標榜自己,似乎自己就是“正能量”的化身,網絡上稍有反映本地工作漏洞、幹部工作不實、欺壓群眾的言論和視頻,就說人家是“負能量”,輕則要求刪文章、刪視頻,重則進行各種打擊、報復。這種自以為是的“正能量”,不解決群眾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卻以非法手段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寒了群眾的心,也抹黑了政府形象。可以說,他們的錯誤思維造成了社會積怨越來越多,他們才是造成“負能量”的罪魁禍首。
原創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hkinfo.network/hk/2025/1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