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東省佛山市各區最新通報,截至7月24日,佛山市5個區已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超過4000例,其中順德區報告確診病例3627例,均為輕症病例。另外,廣州、中山、陽江、湛江等地均出現基孔肯雅熱病例。
近日,廣東省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會議23日在佛山召開。廣東省省長王偉中表示,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廣東省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嚴峻性緊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好疫情處置工作,堅決果斷、扎實有效“防輸入、防擴散、防外溢、控增量、清存量”,千方百計盡快阻斷撲滅疫情。要聚焦佛山等重點地區打好殲滅戰。要統一高效防蚊滅蚊,聚焦里街暗巷、房前屋後、垃圾中轉站等蚊蟲孳生地強化環境衛生整治,圍繞學校、市場、車站、酒店、工地等人員密集場所統一開展蚊媒消殺,積極動員家家戶戶翻盆倒罐、清除積水,全力推動滅蚊防蚊取得積極成效。
中國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專家、氣候變化與健康全球聯盟主席—劉起勇:今年的氣候特別適合蚊蟲的孳生,密度比較高,這一次輸入進來的病毒,它是一個印度洋流行株,印度洋型特別容易被伊蚊傳播,傳播效率特別高,很多因素疊加起來,導致我們這次疫情超過了歷史上幾次小的暴發流行。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
據本港衛生署公示: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熱病毒引起,是一種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基孔肯雅熱已在一百一十多個國家被發現,當中包括非洲、亞洲、歐洲、美洲和印度洋及太平洋群島等地。
病徵
患者感染基孔肯雅熱後會出現發燒和嚴重關節痛。「基孔肯雅」是源自非洲馬孔德語中的一個詞,意思是「變得扭曲」,描述患者關節疼痛彎着腰的模樣。其他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倦和出現紅疹。症狀通常是自限性的,一般持續數天。但有些患者的關節痛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由基孔肯雅熱所引致的嚴重症狀及死亡十分罕見,並多數與其他已存在的健康問題有關。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痊癒。在偶爾的情況下, 基孔肯雅熱病毒可引起眼、心臟及神經的嚴重併發症。新生兒、年紀較長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較高。
現有證據顯示,曾經感染過基孔肯雅熱病毒的人士對再次感染具有免疫能力。
傳播途徑
基孔肯雅熱主要透過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當基孔肯雅熱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後,病媒蚊便可能受到感染,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傳播。
香港並未有發現傳播基孔肯雅熱的埃及伊蚊,但同樣可傳播基孔肯雅熱的白紋伊蚊卻屬於本港常見的蚊品種。這些蚊子主要在白天叮咬人,而叮咬的高峰期在清早和傍晚。
在罕有情況下,基孔肯雅病毒也可在嬰兒出生時由母體傳給新生嬰兒。
潛伏期
潛伏期為 2 至 12 天,通常為 3 至 8 天。
治理方法
目前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基孔肯雅熱,治療方法主要是紓緩症狀,包括使用退燒藥、止痛藥和補充體液。
預防方法
目前沒有預防基孔肯雅熱的疫苗在本港獲註冊。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被蚊子叮咬,以及防止蚊子繁殖。
預防被蚊子叮咬
1. 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
2. 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 孕婦及 6 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在一般的情況下,孕婦使用避蚊胺的濃度上限是30%,兒童則為10%
3. 採取其他關於戶外活動的預防措施:
-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
- 依照指示重複使用昆蟲驅避劑
- 如同時使用昆蟲驅避劑及防曬液,應先塗防曬液再塗上昆蟲驅避劑
預防蚊子繁殖
1. 防止積水
- 每星期為花瓶換水一次
- 避免使用花盆底盤
- 緊蓋貯水器皿
- 確保冷氣機底盤沒有積水
- 把用完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箱內
2. 避免蚊蟲滋生
- 應妥善存放食物及處理垃圾
原創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hkinfo.network/china/gba/2025/26/301.html